法治助农直播收官,网友直呼“这次真的学到了”

渠县网APP
分享
为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,增强广大消费者反电诈、消费维权等能力,8月13日晚,渠县法院联合渠县邮政分公司共同举办“法官‘邮’话说 法治‘递’万家”普法助农直播活动,通过融合“云端普法+助农带货+互动答疑+代表委员见证”四位一体的形式,围绕电信诈骗、食品安全、酒驾醉驾等热点问题和常见风险点,为网友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法治公开课。本次直播邀请到20名省市县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观看见证,累计观看人数1428人,收获点赞2.3万次,收获评论1499次,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2件次。
“什么?我买的3块钱的袜子快递寄丢了?根据相关规定要给我补偿十倍?那可以嘛,我的银行卡号是……”,庞法官与两位主播现场模拟演示“快递丢失理赔骗局”,真实案例揭露“网购理赔”“刷单诈骗”“冒充公检法”等电诈各种套路和手段,最强防弹衣帮助网友识别可疑来电和短信。网友在评论区留言“才晓得法院根本不会要什么验证码”“真是涨知识了,核实对方是否是法官打12368”。
“民以食为天,食品安全至关重要,建议选择正规渠道”。主播介绍渠县地方特产黄花和溏心皮蛋时,庞法官巧妙融入“毒黄花”“毒黄喉”案例,拆穿潜伏在饭碗里、菜篮里的食品安全刺客,在轻松幽默的直播氛围中逐一拆解留存购物凭证、录音录像取证等维权关键步骤。案例中真实、惨痛的教训也警示生产经营者合法合规生产,严守食品安全红线。
“法官,网购商品货不对板,有质量问题怎么办?”庞法官利用“二手空调售后案”为网友解构当下主流的多元解纷,充分阐释非诉方式化解纠纷省时省钱省力的优势所在,“手把手”教网友“多角度固证-平台协商-行政投诉-司法兜底”分层维权手段。给网友们“支招”的同时,从“心机皮蛋索赔”案,将法律条款、社会争议、实操指南熔于一炉,明确“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”的裁判规则。
“我在工地打工,包工头不给工资,该咋个办?”
“朋友跟我借钱,关系挺好,怕以后说不清楚,想问借钱给朋友需要注意点儿啥?”
……
直播间设置答疑环节,实时响应网友法律问题,网友直呼“法律知识讲得透,这次真的学到了”。
何晓莉(省人大代表,渠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党支部书记、变电运维中心主任):渠县法院通过抖音直播这种时下传播力强、互动性高的平台,综合运用访谈、脱口秀、玩偶表演等多种方式,令人耳目一新。法官聚焦快递理赔、食品安全等网民日常接触的案例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法律要点,同时实时在线回应网友的法律咨询,在“云端”打通了普法宣传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此次直播渠县法院联合邮政公司助农“带货”,实现普法宣传与乡村振兴的“双向赋能”,充分彰显了渠县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、融入发展大局,以法治之力切实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的履职担当。
易忠生(市人大代表,渠县黄花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,渠县民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、总经理,望江乡武坪村村委委员):本次直播,法官选取“黄花二氧化硫超标”的案例作为切入口,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不同视角解读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,令人受益良多。法官在线答疑环节,解答专业精准,互动亲切温暖。另外,我看到贯穿整场直播的“渠小芽”IP形象,是以黄花为蓝本进行打造的,设计得非常用心,既体现了法治精神,也擦亮了“渠县黄花”的品牌。期待未来涌现更多这样兼具时代气息、民生温度与社会实效的创新实践。
李明斌(县政协委员,渠县农业农村局干部):法院主动延伸职能,将普法融入市场流通环节,精准服务市场主体,把普法宣传与特色农产品推广以这样一个更新颖、更贴近群众的方式进行。这种“普法+惠农”的深度结合,为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,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,法治护航下的营商环境,能够更有效地赋能本地特色产业发展,让“渠县产”走得更远、更安全、更有底气。
张倩芝(县人大代表,宕府王质检部经理):这次法治助农直播不仅为优质农产品、渠县特产搭建了一个展示和销售的平台,法官深入浅出、案例生动的专业普法,为消费者提供了关于食品安全、产品选购的指导的同时,也强化了我们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。“渠小芽”与宕府王产品同框时,我感受到了法治文化与特色产业品牌文化的惊喜碰撞,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。
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