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准化排查登记。坚持村不漏户、户不漏人,对返乡农民工进行“地毯式”排查,实行台账管理,准确掌握农民工外出时间、出行方式、目标地点等具体情况,做好返岗农民工登记备案。在社区以居民小区、楼栋为单位,农村以行政村、村民小组为单位,实行一名乡镇干部、一名村组干部、一名医护人员、一名辖区民警,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,加强对重点人员管理。
全域化宣传劝导。充分运用乡村大喇叭、流动宣传车、标语横幅、微信、QQ群等方式,加大宣传疫情防控知识。大力劝导外出务工(返岗)人员合理安排出行时间,全面落实“三不走三缓走”(确诊、疑似、隔高观察、居家观察的人员不能走;在一类、二类和特别类名单中的人员不能走;春节前、春节期间外出返达未结束14天医学观察期的人员不能走;返岗地为疫情较重地区的人员暂绶走;返岗地为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日(农历正月十六)地区的人员暂缦走;工作岗位没落实和交通工具没确定的人员暂缓走),坚决防止带病输出、防止无序外出、防止形成盲流。
组织化务工就业。及时发布疫情讯息,尤其是疫情较重地区和务工重点地区的疫情讯息,引导农民工实时掌握返岗目的疫情实情,待确定工作企业和岗位后,再选择合适出行时机和适当出行交通工具,确保安全抵达、平安到岗。对湖北、重庆等重点疫区返乡务工人员,应帮助实现过度缓冲,配套做好转移就业、回引创业等工作;对暂无岗位的农民工,要加强就业指导,纳入培训计划,集中推介给园区企业,用好公益性岗位,帮助就近就地就业。
专业化卫健服务。严格落实分类筛查、持续监控、跟踪管理要求,全覆盖做好全县农民工健康体检及留档备查工作,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(返岗)报告备案制度,由乡镇(街道)人民政府(办事处)牵头,乡镇、街道(村社)卫生院(室)出具是否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健康证明,方可准予出行。
精细化安全出行。按照个人自愿、费用自理、政府组织的原则,根据实际实行统一购票、统一乘车、统一服务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运输组应依据申请提供应急出租车、省内包车和团购省外专车(专列),并落实“一车一方案”定制化措施,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“八项举措”,确保出行安全。加强交通管控,在火车站、汽车站、高速入口等交通站点设置检测点,对外出人员逐一检测体温、登记信息,提醒做好疫情防控。
人性化关怀救助。做好滞留农民工的稳控和走访慰问工作,注重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,对特别困难的家庭落实临时救济救助。人社、就业、税务、农业、工会、教育、行政审批等部门要履职尽责、通力协作,积极做好权益保障、就业指导、创业扶持、子女入(转)学、证照办理、社保(医保)接续等工作。
体系化组织领导。坚持把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与抗疫斗争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推进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加强组织领导、实时分析研判、统筹指挥调度、强化应急管理,特别要结合实际需要,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组建各类防疫工作队、应急服务小组,有效发挥基层治理机制作用,坚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、落地落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