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群众利益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,为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、群众的烦心事、百姓的揪心事,合力镇认真抓实整治“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”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、做好事”工作,坚持组织领导,强力整治反馈,精细服务群众,绘制好“组织+整治+服务”的蓝图,落实好“制度+满意+精细”的胜景。
一、组织领导制度化。强化组织领导,明确工作职责。合力镇制定了群众满意度工作包片责任分工表,明确包片责任人66人,包村责任人10人,进一步明确领导成员工作任务、工作要求,压实工作责任,逐一核实反馈各自包片的每条诉求。镇纪委强化督导检查,对开展活动不认真、不扎实、搞形式、走过场的,一律通报曝光,整改不到位的,严肃追责问责,确保我镇整治“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”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、做好事”工作掷地有声。
二、整治反馈常态化。定期开展活动,按时办结诉求。合力镇对承办责任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分类,建立相关台账,围绕整治工作重点,召开多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整治工作,并明确要求各责任人要如实填写整治情况、反馈方式、反馈时间等内容,每月按时完成销号工作。根据诉求类别,办结时限,各部门齐心协力,前三季度已联合整治群众的诉求478条,“不能转能”的诉求66条,定时召开高质高效的22场院坝会,用心倾听群众的心声,解开群众的心结,真正提高群众满意度。
三、服务群众精细化。干部主动下沉,出机关访民情。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,将整治“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”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、做好事”行动结合开展,积极深入乡村、社区基层一线,围绕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从细微处入手,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,同时将村(社区)人员配齐到网格,资源整合到网格,服务下沉到网格,进行网格精细化管理。选用党员当楼栋长、院长,化解群众的矛盾,激活村(社区)整治“神经末梢”,促进整治精细化,切实打通村社治理“最后一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