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县大手笔、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,先后完成了生命通道、渠江二桥、三桥建设、两江四岸打造等众多城市建设工程,打造川渝最美生态滨江文化名城,城市形象更加靓丽而富有内涵,群众满意度与日俱增。
渠城由三大功能区组成,北城为行政文化中心、西城为商贸中心、东城为“产城一体”示范区,城市呈“三山、两水、一湿地”空间布局结构。建设文峰山景区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承诺要办成的“十件大事”之一,也是建设“川渝最美生态滨江文化名城”的重要载体,对提升城市形象,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经过两年多的打造,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,成为了渠县城市“新地标”。
渠城市民表示,主要是城镇建设得特别快,人民的生活特别好。生活环境很好了,空气也很好,特别是在文峰山这里觉得空气特别舒服。
文峰山景区再现人文蔚起的渠县特色,为建成“川渝最美生态滨江文化名城”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近年来,我县坚定不移做强县城,持续做好“多彩的山”“秀丽的水”“宜居的城”“厚重的文”四篇文章,持续推进马鞍山、文峰山、八濛山绿化“彩化”,构建“三山”连通的绿道绿廊。
开工建设渠江一桥至四桥、三桥至东城水厂生态滨江走廊,建成流江河“状元桥”;全面落实河(湖)长制,实施“护岸净水”行动,打造拥江亲水的滨江风景线。
东区产城一体、北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齐头并进;地下综合管廊、智慧停车场加快建设,持续推进“三化”“五治”工程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,强化城市治理能力。依水而生,傍水而兴。渠县充分发挥山水相融的自然优势,“10分钟公园圈”已经形成,川渝最美生态滨江文化名城呼之欲出。
县住建局副局长杨吉剑表示,如今,渠县县城建成区达33平方公里,“两江四岸”生态滨江走廊拓展到13公里,马鞍山、文峰山、八濛山与城市融为一体,“15分钟公园圈”基本形成,城镇化率达47.3%,人均公园绿地达16平方米,是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。(蒋斌 宋春艳)